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8月30日上午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受表彰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勉勵他們牢記使命責任、勇于擔當作為。會上,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駐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檢察室主任,駐龍井市老頭溝鎮泗水村第一書記王利斌同志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之際,正與村民一起農忙的王利斌接到了省里的電話,“利斌同志,你已駐村幫扶8年了,這次鄉村振興任務的時間可能會更長,責任會更重”。王利斌堅定地回答:“請組織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2014年,王利斌同志被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選派駐村,先后擔任龍井市老頭溝鎮大箕村、泗水村駐村第一書記,并幫助泗水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他時刻將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掛在心頭,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是吉林省駐村時間最長的第一書記。
建強基礎設施
解決群眾最“急”的問題
回想當初的大箕村和泗水村,王利斌同志感嘆到,坐在屋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風”,走在外面“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天黑想做飯,停水又停電。解決這些生活難題,改變基礎設施薄弱現狀,是村民們最急切的需求。
為了盡快改善住房、飲水和交通環境,王利斌到處奔波尋求幫助,一次次的碰壁讓他越挫越勇,經過與企業單位30余次的洽談,邀請專家實地考察,向政府、扶貧辦和銀行申請小流域治理、危房改造項目資金,他為大箕村、泗水村新建了自來水廠,新建改建村路、屯路、機耕路60多公里,為危房戶新建安居房111座,一舉解決了村民多年來吃水難、出行難、耕種難的困擾,實現了住房安全,為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建強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更加豐富。他籌建體育活動中心、文化娛樂廣場,修圍墻、修邊溝、改廁所,徹底改善了兩個村的環境面貌,讓村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實和升華。2017年10月,中央電視臺扶貧特別節目《不一樣的玉米》,對泗水村的發展模式和鄉村建設進行了專題報道。
增強防疫保供
幫助群眾度過最“難”的時期
一粒種子難倒全村人。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吉林省多個市縣進入靜默狀態,春耕農資運輸困難,沒有種子和化肥,村民兩手空空,欲哭無淚。
“錯過春耕時機,糧食就會大幅減產,求求你們一定要在清明前把麥種運到”,王利斌不斷溝通各地農業局、商務局、交通運輸部門和公安機關,為村民選購優質麥種,全力保障農資運輸。在多個部門共同努力下,東北師范大學種子培育基地的11噸優質小麥種子終于如期送到。一名年過六旬的老漢眼含熱淚,雙手捧著麥種說:“種子就是我們的命??!”
春耕伊始,他又接到了向長春、吉林兩市緊急供應蔬菜的任務,他組織村民一邊防疫一邊生產,聯系車輛保障配送,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記不清跑了多少村屯、敲開了多少家門、裝卸了多少輛貨車,3天內超額完成任務,為城市供應了蔬菜200余噸。因過度勞累,他患上了“蛇盤瘡”,反復發作帶來的劇痛經常讓他大汗淋漓,但他依然咬牙堅持,確保了蔬菜及時供應和300多戶村民“零感染”。
加強司法幫扶
打開群眾最“愁”的心結
十年前,大箕村和泗水村有23戶村民近180萬元賣糧款被騙,有的家庭因此傾家蕩產,其中一戶村民的妻子一氣之下帶著兩個孩子離家出走,至今失聯。村民法律知識欠缺,很難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追回這筆被騙的糧款成了他們一直打不開的心結。
王利斌了解到此情況后,逐戶走訪,收集大量證據,并通過龍井市檢察院啟動偵查監督程序。歷經3年案件終于告破,3名罪犯全部落網,追回糧款110萬元,CCTV12社會與法頻道全程直播了庭審,在線觀看人數近2千萬。為了使損失得到更好補償,他又給特別困難的被騙村民申請了司法救助金15.5萬元。有了前車之鑒,王利斌在泗水村建造了大型地磅秤,徹底解決了村民賣糧難的困擾。老百姓的錢追回來了、怨氣消了,王利斌卻累倒了,原來烏黑茂密的頭發也幾乎掉沒了,但是當他看到村民送來“十年欠款一日還,司法幫扶解民難”的錦旗,心里樂開了花,他感覺做的一切都值得。
做強扶貧產業
回復群眾最“盼”的期待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但王利斌也清醒地認識到,兩村的脫貧人員中,有的還存在返貧風險,實現鄉村振興必須突破自身發展能力不強的難點,讓錢能“生”錢才是村民真正的期盼。
他繼續堅持“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新型農村經營主體作用,利用“種植鮮食甜玉米、玉米秸稈喂牛,牛糞制成有機肥,肥料還養黑土地”綠色循環產業項目優勢,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村民年收入大幅提升。2021年,泗水村合作社年銷售收入11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4萬元,比2020年增漲27%。王利斌還推動成立了鮮食玉米出口公司,一個標準集裝箱(約8萬穗)玉米,就可結算2.22萬美元(約14萬元人民幣),銷售利潤增加35%。軟糯香甜的鮮食玉米,在韓國市場得到廣泛認可,供不應求,2022年該項目預計可使村民人均年收入再增長1千元左右。
目前的泗水村,不僅是全省包保村中唯一開展出口貿易的,也是利用互聯網線上“832”扶貧平臺、建設銀行“善融”平臺和第一書記“代言”平臺增收最高的,2021年銷售額達580萬元。2022年3月,他又推動泗水村落地建成了投資1000萬的龍井黃牛交易中心和投資3000萬的肉雞養殖場,這些產業項目為泗水村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參與能力備足了后勁。
“懷著親情駐村,帶著熱情解難,揣著真情幫扶”,這是王利斌同志對幫扶工作的生動詮釋。54歲的他,筑夢鄉村振興,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堅守幫扶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在這片鄉村熱土、在這嶄新的時代,他信心滿滿地說,我一定會將村民的“急難愁盼”變為致富道路上的“幸福清單”。
來源/平安吉林